陈海鸥 陈宣锟 夏建伟
洞头素有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曾因先锋女子民兵连和《海霞》电影扬名华夏,“海霞精神”作为洞头“双拥”工作内涵薪火相传。
洞头是浙东南的“海上门户”,距国际航线30海里,距台湾基隆港138海里,状元岙港区已开通对台定期货运航班和温州至日本国际航线,是浙江海上南北交通要道,洞头的军事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
洞头女民兵情系海防,和驻岛部队在思想上互相关心、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和部队一起保家卫国的故事,随着《海霞》电影的播映,更是名闻全国。五十多年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和洞头人民开展军民联防的“鱼水之情”,也同样随着“海霞精神”一起,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截至2014年底,洞头县已先后六次被评为浙江省双拥模范县,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
渔家姑娘的故事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击激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五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渔家姑娘凭着忠诚和执着,情系海防,保家卫国、矢志不移,勇往直前。
1952年1月15日,解放洞头的第三次战斗打响后,这些渔家姑娘便参与到了后勤支前中去,烧水、送水、护理伤员、运送弹药,擦去受伤战士身上的血迹,抬下阵亡战士的躯体……
战斗相当惨烈,连续打了三天三夜,这场战斗让她们看到了什么叫人民子弟兵,知道了什么叫解放,懂得了什么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从这时起,渔家姑娘便把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地交给了女子民兵连,交给了军民联防,交给了祖国的海防建设。
1958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大办民兵师”的号召,以汪月霞为排长的女子民兵排正式成立。她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部队合唱出了一曲“军民联防”的模范赞歌,不仅帮助洗衣服、运弹药、搬给养,还与战士们一起挖战壕、修掩体、搞联欢。
不少老民兵至今还记得,有一次接到向鸽尾礁炮阵地坑道突击运料的任务时,她们和汪月霞连长,以及连队里的其他姐妹们,与部队战士一道,掌钎挥锤,铲锹甩镐,连续十几天坚持在工地上,不少女民兵双手都起了血泡,甚至身上被砸伤,都仍然坚持在岗位上。还有许多次,部队的战士生病了,她们就拿来家里换油盐酱醋的鸡蛋烧病号饭,用陈年的海货炖汤,送给战士们吃,对待他们如同自己家人一般。
正是这种牢不可破的军民鱼水关系保证了战备、训练、施工、后勤保障、群众工作和连队建设等守岛建设任务,也让这面巾帼战旗在那个年代开始飘红。
1960年,在军区首长支持下,这支最初由120名渔家姑娘组成的“北沙女子民兵连”正式诞生了,直到1978年,正式更名为“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无论是在建连之初的日日夜夜,还是在成长过程中的挫折坎坷,无论是在“文革”十年的灾难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些出身贫苦的渔家姑娘,始终做到“队伍不散,传统不变,思想不乱,训练不停,作风不松,活动不断”,巾帼战旗,代代相传。
老指导员陈玉兰祖孙三代都当过女民兵,她自己18岁时就加入女子连,大女儿张爱绿16岁、孙女张丽真17岁时也都先后加入女子连。连里还有林静叶和林彩花二姐妹,许玉莲、许玉英、许玉凤三姐妹等等。1975年,有一天,陈玉兰因忙于在连队整理会议材料,把一个四岁孩子放在家里不幸溺水而亡,老人不理解,丈夫不理解,但连里的姐妹们理解她,上级领导理解她,使她在最悲痛、最脆弱的时候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照常在女子连工作,而且一干就是25年。现任指导员施丽萍1999年退伍时,在北京某集团公司谋得一份月薪3000元、奖金另加的好工作。然而,还没有去上班,女子连的一个征询“想不想再回连队”电话,让她告别京城回到了海岛。第六任连长王伽伽在2008年为期40多天的封闭式集训开始时,正赶上父亲的癌症晚期。她很想留在家里陪陪父亲,但她作为一连之长,深知责任重大,还是带队坚持集训。训练时,王伽伽在姐妹们面前依然是一个坚强的连长,然而私底下,她常为自己不能在父亲最后的岁月里给予照顾而愧疚,几次躲到一个角落偷偷掉泪……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几代渔家姑娘用自己的血汗和泪水,一点一滴地铸就了“爱岛尚武 励志奉献” 的海霞精神,她们用忠诚的信念和美丽的青春年华,守护着这片蔚蓝的天空和湛蓝的大海。
驻岛部队的故事
在解放洞头以后,换防驻守在海岛上,守卫海防的部队,就是六连。六连属于当时的南京军区守备85团,番号6415部队,据原副指导员张乃真回忆,1958年六连调防桐桥时,指导员叫王军柱,他是银川人,经常到村里了解群众生活情况,还派出战士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困难,军民关系很好。
张乃真说,当时还没有成立女子民兵连,但有一个女子民兵排,汪月霞是排长,年纪比较轻,只有十几岁,部队把她作为民兵培养对象。她也常组织排里的女民兵去给部队官兵洗衣服,和官兵一起搞一些简单的活动。后来,军民联防开始在女子民兵排搞试点,不久就扩展到北沙乡一个连,桐桥村一个连,逐步逐步地发展了起来。
说到军事训练,张乃真和当时的副连长李发财对于女子连都有着深刻的印象。他们说,这些女民兵们每年夏、冬两次都要参加军事训练,她们个个刻苦训练、精益求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鼓舞了当时驻岛部队战士的训练热情,提高了军事训练的效果。女民兵们在训练之余,还经常利用午休之间帮助战士们洗衣服、被子。“有一个叫黄菜花的女子连副连长,第二天结婚,前一天还在指挥战士训练,还有个许翠花,结婚第二天又跑来训练。”张乃真说,有些女民兵还经常饿着肚子跑来为部队战士做好事,她们的精神让人很是感动。
女子连建连初期,驻岛部队六连还与她们联办了“文化夜校”,派出指战员辅导女民兵学文化、学知识,后又创办了“军民俱乐部”、“军民演唱队”,编演了当年群众喜闻乐见的小戏,如《妇女民兵夸咱六连好》、《军民渔水情》、《祖孙三代学毛选》等,1965年1月,演唱队还赴北京向中央领导作汇报演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还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宴会厅接待了他们。如今,这张珍贵的照片,仍然被张乃真珍藏在家中。后来,六连还荣获了全国“军民联防模范连”的荣誉称号。
长期以来,驻岛部队与女子连在思想上互相关心、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工作上互相支持。一起开展巡逻放哨、修建工事、抗台救灾、学习宣传等联建联防活动。部队经常给生活困难的女民兵送衣送粮,看病送药,帮助连队做民兵的思想工作,进行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田间小道、山上地里,演兵场上,屋里屋外,到处留下部队同志的足迹。女子连经常为部队打扫营房、洗衣洗被,送鱼送菜、逢年过节到部队慰问联欢,新兵入伍、老兵退役都前往接送。难怪当时有人说:“没有六连就没有女子连,没有女子连,也就没有六连彪炳史册的军民联防模范连。”
正是这样的鱼水情深,使得海岛洞头的军民联防不断巩固发展,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红旗也代代高扬。
“海霞精神”代代传承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五十五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党、政、军领导高度重视、热情支持女子连的建设。洞头县委、县人民政府无论哪一届的领导班子都会把国防教育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洞头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海霞军事文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多次专题研究海霞文化发展、女子连建设等工作。成立了海霞办、海霞文化研究会等机构,组建了海霞文化旅游公司,进一步挖掘、发挥海霞文化影响力。
为了学习和弘扬女子连的“爱岛尚武、立志奉献” 精神,洞头县委、县人民政府在2000年6月,就建造了“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全馆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馆内设四个分馆,还有会议室、资料室、办公室。2006年以来,先后累计拨付2000多万元进行修理改建,还对馆旁的连队营房进行改造,使之焕然一新,成了能学、能看、能住、能吃的综合性纪念场馆。1996年,纪念馆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荣获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同时,洞头县还始终把弘扬“海霞精神”、加强国防教育作为凝聚民心、巩固国防、构建和谐的前进动力,确立了“宣传有阵地、教育有内容、活动有特色”的双拥宣传教育思路。
一是立足红色旅游带宣传。加强海霞军事主题公园、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南炮台山等国防教育基地建设,设立“海霞旅游·生态消费日”,助推发展红色旅游。成立全国第一支民兵宣传队“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国防教育宣传队”,每年暑期通过举办“海霞青少年体验军事基地夏令营”、“慈善爱心夏令营-走进军营”等活动,让驻地群众和外来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进一步了解部队、了解军营,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国防意识。从2010年初至2014年底,全县共接待450多万人次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坚持分层施教抓宣传。县四套班子领导坚持每年过“军事日”活动;县海霞办开展海霞文化“四进”活动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宣讲人员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居,讲述海霞故事、宣传海霞精神,将海霞文化融入廉政文化、旅游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不断提高海霞的感召力,增强人们对海霞的认同感;教育部门把国防教育纳入教育规划,开设国防教育课,培养学生国防观念。清明期间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学生、社会团体坚持到烈士陵园开展悼念革命英烈活动。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促宣传。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国防教育的要求,我县将每年的7月25日至8月25日定为“双拥月”,集中时间联合全县多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与驻岛部队广泛深入地开展双拥宣传、军民联欢、文艺演出、走访慰问、征求意见等活动。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双拥工作动态和典型事例。特别是推出“我们都是海霞”电视论坛节目和“我心中的海霞”——寻找海霞记忆活动,在宣传女子连及冠名海霞的团队组织的先进事迹的同时,深化海岛军民的海霞红色记忆。
2013年,洞头县还拍摄了以“海霞”为题材的微电影《海岛女民兵的爱情故事》,是目前国内第一部描写新时代海岛女民兵事业、爱情、生活的微电影。制作的海霞旅游歌曲《海霞新曲》在温州市好歌曲评选中,获评“温州好歌曲”。2014年,温州市首部大型海霞青春励志舞台剧《海霞青春梦》的上演,广受观众好评。
传承了“海霞精神”的洞头人民,始终将拥军优属工作作为一项光荣的传统,走出了一条以“海霞精神”为品牌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努力,洞头县已先后六次被评为浙江省双拥模范县,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
“海霞”是洞头昨天的历史背影,今天的城市品牌,明天的发展动力,恰似百川归海。“海霞精神”正因着日积月累而气势磅礴!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和全县军民将凝心聚力、戌疆建岛,高唱 “海霞”之歌 ,高举“海霞” 战旗,为实践伟大民族复兴的新梦想而奋斗!
关键词:
编辑:张汉珠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