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来,海霞精神在百岛洞头传颂不息,涤荡人心。海霞精神,也一直激励着“首善之区”北岙街道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奋勇前行,就像一面旗帜一样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展现出号角般的感召力和鼓动力。正因为海霞精神激励前行,北岙街道各级干部群众才会在困难面前不犹豫,在挫折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低头,在逆境当中不停步,凝聚人心,激发干劲,推动洞头跨越发展。
打造红色海霞旅游,发展精品民宿
海霞,从一个荣誉、一个事迹、一个品牌,演变为一种思想意识、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取向,为北岙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海霞是笔宝贵财富,北岙街道一直以来通过推广海霞精神、挖掘海霞红色文化、打响海霞品牌等措施,发挥海霞的旅游经济效益。北岙街道以红色海霞旅游为依托,利用石头房、虎皮墙、沙滩、海洋等海岛特色,以“一岛、两区、三园”为重点,放大旅游元素,推动渔家精品民宿发展走在全县前列。
一岛:即以环海西湖建设为契机,加快三盘“精致岛”精品民宿发展。依托三盘临海别墅区良好的人居环境基础,引导发展高品位、高层次的精品民宿,目前已有3家对外试营业,1家正在装修中。结合“美丽庭院”建设及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将下尾村打造成独树一帜的洞头海岛风情村庄,已有2家民宿试营业,且成立了霞美特色旅游专业合作社。
两区:即推出“那鹿湾”和“百岛渔家风情艺术村”等两个主题精品民宿区。“那鹿湾”项目落户在北岙街道海霞村胜利岙自然村,由温州恒邦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前期投资500万,租赁胜利岙村15幢石头房进行改装建设,成功探索出闲置农房使用权转让租赁试点。“百岛渔家风情艺术村”项目落户在北岙街道隔头沙岙底自然村,由浙江奥美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东瓯智库)进行开发建设,并和浙江奥美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东瓯智库)签订运营开发框架协议。
三园:即小朴“乡村客栈园”、双垅“生态农业体验园”和东郊“绿色农产品展销园”。小朴“乡村客栈园”以77省道接线公路和仁济学院落户为契机,打造以特色客栈为主,茶饮文化、手工艺精品、会所式餐饮等业务为辅的乡村客栈园。双垅村“生态农业体验园”地处洞头县东沙休闲港内侧,总规划面积约50亩,总投资450万元,以打造洞头“生态农庄休憩区”为主题,力推“四季主题旅游”。东郊村“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 坐落于东郊炮台自然村,背靠望海楼景区,集住宿、海岛特色商品展销、生态农业采摘等于一体,共1000多平方米,工程将投资300万元。
以海霞精神为引领,巩固红色阵地
洞头发展进程始终贯穿着弘扬海霞精神这根“灵魂线”。不论历史怎样发展,海霞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为此,北岙街道按照“接地气、聚人气、塑乡风”的理念,强力推进村民中心建设,传承海霞革命精神,巩固基层红色阵地。大力开展海霞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抢占道义制高点,让正确的声音抵消错误的声音,牢牢占据农村文化舆论阵地。
红色思想接地气。村民中心建设着重凸显教化功能,强化宣教阵地作用。推进“最美”现象进村居,开展“最美洞头人”宣讲,感受“最美”现象;举办“北岙百姓故事会”系列活动,实现礼敬“最美”、争做“最美”。推进教育培训进礼堂,深入宣讲“中国梦”、“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美丽乡村”等,凝聚社会共识。推进红色党课进村民中心,开展“三会一课”和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组织观看了《海霞》、《焦裕禄》等红色电影。
红色服务聚人气。搭建“红色细胞”党建平台,推出矛盾纠纷调解、计生服务等,畅通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目前已解决问题和办理事项上百件。成立“红色”服务队,组建一支集“暖心亲老、医疗健康、义务联防”等为一体的多元素红色细胞志愿者服务队,为村民提供多样服务。推行公开化服务承诺,通过科学定“诺”、公开示“诺”、跟踪问“诺”、民主评“诺”等环节,对承诺制实行一季一总结,半年一检查,一年一考核。
红色文化塑乡风。深化种文化,将祖训族训、村规民约、历史典故中的红色元素挖掘出来,做成村民中心壁画、标语,使红色文化“种”进文明乡风。深化育文化,完善“一村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组建篮球队、排舞队、腰鼓队等文艺队伍;举办“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好邻里”等评选表彰。深化送文化,以“一公里文化圈”为载体,利用村民中心内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设备,举办周末公益讲堂、道德讲坛、春泥课堂等活动,堆砌农村红色精神文化新家园。
以海霞精神为指导,繁荣群众文化
人是需要精神的,社会更是需要精神的。正因为海霞精神是海岛群众艰苦奋斗精神风貌的浓缩,积淀着海岛优秀传统,才会被广大海岛群众所认可和接受,才使海霞的足迹遍及百岛各个角落,延伸出海霞村、海霞国防教育基地、海霞军事主题公园、海霞妈妈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和队伍,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践行海霞精神,关键在落实,北岙街道坚持以海霞精神为指导,积极建设群众文化,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把提升群众幸福生活落到实处。
以海为伴,用心搭建文化大舞台——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综合文体广场等场地,建设各类便民健身点,按不同年龄段需求,对文化设施进行逐一完善,大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整合文化基础设施,在街道文化中心设置图书室、阅览室、书画室等功能室,确保开放时间,满足人们不同兴趣需求。
以岛为家,用情培育文化优秀队伍——重点培育群众文化骨干队伍,指导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利用海霞妈妈、北岙金秋健身队等群众性文体队伍,因地制宜开展海岛传统群体文化项目和广场演出、社区邻里节、渔农民运动会、老年运动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协同群众文化队伍和有关部门、学校、企业以及驻岛部队建立文化共建关系,常年开展城乡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城乡文化联动发展。
以艺为媒,用智提升文化创新力——开展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重点扶持“一村一品”传统群体文化项目。在迎火鼎、脚擂鼓、马灯戏、迎头鬃、“龙头龙尾”吹打乐等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中融入创新元素,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挖掘和提炼海岛文化亮点,推出一批具有浓郁渔乡特色的文艺精品,继承和发扬贝壳舞、抬阁等传统舞蹈,创新“浓彩渔民画”,使文化队伍增“渔”味,文化作品显“渔”色,文化成果添“渔”韵;将海岛特色文化传播工作贯穿于“海上花园”首善之区创建过程,促进文化与文明、生态、旅游的融合。
面对新形势,北岙砥砺奋进;面对新常态,北岙铿锵前行。在海霞精神的激励下,北岙街道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斗志昂扬,2015年是北岙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的关键一年,北岙街道将身先士卒为县委、县政府谋出路、做典型、出经验,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着力打造“海上花园·首善之区”,为加快同城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
编辑:张汉珠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