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人文洞头   ->   印象洞头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阜埠岙
2020年05月29日 10:38:44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

阜埠岙

  文/吴蓉辉

  阜埠岙,位于洞头区北岙街道大三盘村中部,东接下尾村,西连大岙村,南与洞头本岛隔海相望。

  车子直达村口。村口凉亭处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听老人们说,凉亭里的伏茶是村里的老人自发设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给炎炎夏日里的行人带来清凉。我知道,烧好一壶伏茶,需要一把好药材,一道好配方,以及一群默默付出的人。伏茶亭,成了阜埠岙一个暖心风景点。

  村口广场,有一崭新的篮球场。篮球场内几个村民正在投篮;场外是宽阔的停车场,四周布置了不少时政宣传内容;篮球场后不远处有一改建的花园厕所,厕所门口装饰一新。

  沿海一带居民房幢幢是小别墅,面朝大海。整洁的水泥路、崭新的篮球场、漂亮的房屋,阜埠岙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展现出一幅朝着美丽村庄建设不断迈进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站在村口,我一时找不到曾经的滩头,也找不到那条连接大岙码头的石阶,以及崎岖的延伸至老家的小路。

  记忆中,阜埠岙的乡间小路或用天然石块铺就,或是原汁原味的泥土路。一旦雨天,踩在上面就能听见“bia ji bia ji”的声音。那时,年幼的我走在真正的“水泥路”上,身上总会溅满泥水点;那时,村里人大多是渔民,门口渔具堆得高高的,屋内鱼腥味十足;那时,要是谁家有人去世了,大伙便赶去连看几天几夜的戏剧或电影;那时,我最喜欢滩头了,因为出家门没多远就到,我们可以在那尽情享受阳光普照下的沙滩:玩沙子、丢石子、捡海螺、泼水玩……尽管那时我也是难得回老家一趟。

  忽然间,发现一户人家院子平台下有一口八角井,一口似曾相识的井!于是一幅熟悉的画面浮现眼前,不觉一阵温暖。要知道,这就是记忆中滩头的边界。滩头,一个洋溢着童年快乐时光的好地方!

  记忆中,那时这口井不长这样!井就在滩头边界,井的四周都是岩石。井口很大,井底很小,就像个削平的鸭蛋一样。从井底到井口只有两三米高,井的一侧有台阶可以到达井底。每当下过雨,井水便上升,人们只要走两三步台阶就可以舀到水。井里的水源来得快,连续晴天,哪怕井里见底了,只要等上半小时左右,就可以接到一桶水。于是大家自觉地排队等水。要是谁家急着用水需插个队,大伙也笑着优先让他打水。那时大人来挑水,我们这些孩子则在滩头尽情地玩耍。如今,它变了个模样,成了八角井,有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信息点”的牌子。我问附近的两位阿婆知道这口井的来历不,她们笑着告诉我“自开天就有了!只是变样啦!”是呀,这口井很早就有了,只是它变了模样。

  沿着水井边的小路上坡,不久就来到早年的卫生院,不过现在已荒弃,这里杂草丛生。记得有阵子,三盘小学修建,我们还借用卫生院及附近的民房给孩子们上课呢。

  继续前行,发现山上的不少房子和山脚下的一样,大多翻建过。瞧,漂亮的乡间别墅,整洁的庭院,明净的窗户,比比皆是。家家户户门前屋后种满琳琅满目的绿色植物,阵阵香味随风飘来。这里的马缨丹开得特别艳,引来不少凤蝶和弄蝶来聚会。走进庭院,萌哒哒的多肉植物随处可见,洁净的休闲桌椅自然摆放,转角处的秋千随时欢迎你的到来……不少人家屋旁还种有蔬菜、瓜果,每一处都用栅栏围起来,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无不彰显出主人对土地的热爱。有这么多爱美又勤劳的村民,阜埠岙村怎么会不越来越美丽、迷人呢?

  记得小时候,村民的生活大多很艰辛,记忆中有个远房亲戚,还住在那种搭起来的很小很小的低矮的寮里。那时不少人家靠卖渔货生活,只有少数人家有人在本岛工作。现如今,村民大部分经商,大家现在的生活水平在以前哪敢奢望呀!

  继续前行,站在高处,可以看到基督教堂和海月寺。听老人家说,阜埠岙大大小小的宗教场所很多,有土地庙、金鸡庙、五通爷庙等等。我想,这可能与早年这里商业发达,先民从不同的地方带来自己的信仰有关吧。

  还记得早年爸爸说过,从清朝开始,阜埠岙就已是浙南沿海海上鱼货交易繁忙的地方。那时村子叫“黄婆岙”。爸爸还说,早年有很多福建来的商人到此经商,埠头十分繁忙,海蜇皮、虾皮、乌贼干等都是抢手货。最鼎盛时,渔港里泊船千艘,首尾相接,有好几里长,所以人们也叫它“旺埠岙”,意思是物阜民康,埠头繁忙。外来的船只来这里,不仅大量购买水产品,还带来了桂圆、荔枝、香菇、红糖等南货。小时候,到奶奶家常常能吃到特别大的、从福建来的月饼,那口感特好。据说福建人是用陈三年的猪油做月饼的,这样看起来油滑酥嫩,吃起来软糯香甜。

  那时,奶奶会腌制“白大生”。我们每次回老家,“白大生”都成为饭桌上的标配。记得腌制“白大生”的小鱼叫“白大”,形似带鱼。奶奶把“白大”鱼鳞洗净,撒上盐拌均匀,装在坛子里腌几天。然后捞出,沥掉水分,再撒上盐,拌上糟,并加入白萝卜丝,搅好后,再次装入坛子里,进行发酵。为防止“白大生”变质,奶奶还会在“白大生”上面铺上粽箬等物,再压上石块,然后密封,静待开启。呵呵,“白大生”是记忆里“咸”字里的特色菜。听说,三盘的“白大生”加工技艺现在成了非遗呢。

  再往前走,便是开元大酒店。这里曾是三盘度假村。其实,我小时候,这里的沙滩叫烂滩沙,是天然的海滨浴场,沙质细腻柔软,海水湛蓝洁净。印象中,大人们是不高兴我们去烂滩沙玩的。因为在他们的记忆里,不是有沙滩的地方就有景观,烂滩沙并不美好。烂滩沙朝北,风浪很大,很少有人去那,一直废弃,所以叫它“烂滩沙”或“懒沙滩”。特别是早年,每遇灾害天气,海难时有发生,偶尔会有死难渔民的遗体随着风浪漂浮到烂滩沙。但哥哥姐姐们并不怕这些。艳阳高照的夏天,他们去烂滩沙游泳,偶尔我也跟过去。我不会游泳,便在沙滩上挖沙坑,在礁石边捡海螺玩。

  沿公路走回来,在路边看到一幅墙绘,展现的是阜埠岙早年码头繁华的一幕。

  迎着海风,看着往来的汽车,以及眼前的凉亭,古与今、新与旧、传统与现代杂糅在一起,怀旧的情调与现代的氛围同时弥漫在空气中,这里面有一种精神,它将永恒地存在。

关键词:

编辑:郭芬芬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