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咸丰年间,社会危机加重,外有列强入侵,寨楼大院围墙遗迹内有天灾人祸,咸丰四年浙南一带发生地震海啸,民不聊生,相继而来的太平军入浙,平阳金钱会起义。浙南沿海一带动荡不安,海盗蜂起。驻守磐石的清绿营军不敢出战。
咸丰六年,张氏兄弟为了家族和大门岛的百姓不受海盗侵扰,出资建造寨楼防盗城墙。城墙用乱石垒砌,全长800余米(现遗址有600多米),占地2000平方米,开东北、西北两城门。最高处达7米,最低处1.5米,基底宽2米。西北城门的墙上置哨眼和炮眼,城外设炮台四座。在离城墙东边和西边不远处,还建造了两个放岗的哨亭,叫东柱亭和西柱亭。当时,海盗、倭寇经常来大门岛豆腐岩外的海面上骚乱,有一次几门大炮对准寨楼开炮,有一发炮弹打在寨楼岩上,寨楼岩上至今还保存着被大炮打中的炮洞。为了抵御外来海匪入侵,张氏家族组织了一支拥有100多人的护院队,并配有大炮十几门,枪支上百支,还有大量的弹药。同时 还建造了五座豪宅和后花院照壁、照屏、人造石洞,在宅院内建有亭 山楼阁。大院前门建有旗杆夹,在清同治五年还建造了瑞谷三兄弟和他们父亲的四座坟墓。坟墓建造十分讲究,工艺雕刻别具一格,极具观赏价值,是浙南地区不可多得的坟墓建筑 (现已列入省级文保单 位)。可惜,寨楼防盗城在破“四旧”和“文革”时期,炮台的石块被村民拆去盖房和垒坎,现只留下城墙东北门和残垣。张家三座豪宅被大火焚毁,二座被张氏后人拆除,现只保留一段内城墙、照壁和旗杆夹。寨楼古城墙是洞头区及浙南地区研究古代海防和渔商经济、教育 艺术发展成就的历史见证物,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实物。 除此之外,在大门岛至今还流传着张氏三兄弟为民造福的很多故事。在当时,清政府层层苛捐杂税,加上天灾人祸,浙南一带很多民众纷纷四处逃荒,其中一部分人逃荒到大门岛,去投靠张氏兄弟。开始时张氏三兄弟进行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到后来灾民越来越多,张氏三兄弟只好每天施粥,但这样还是解决不了灾民的吃饭与生活困难。于是,张氏兄弟一边组织身强力壮的灾民在当地渔民的帮助下,到海上捕捞海蜇生产,一边组织部分灾民和灾民家属进行海蜇加工,把加工好的海蜇进行统一收购,这些做法,受到老百姓的称赞,使他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同时,张氏三兄弟还鼓励子女张鸿文等创办了“榴隐书塾”,免费招收当地民众的子女到“榴隐书塾”进行文化教育。
我们翻开张氏宗谱,前人是如何评价他们三兄弟的:
“树芝兄赞,公名松玉小名必秀字树芝号瑞谷遴山公长子也。少随先人习为贾暇即读书能通文义材翰勤敏见识谙练富而好义凡修桥砌路诸费皆乐为佽助贼般过其地畏其名不敢犯中岁例入成均子步蟾力学成名门望澨之冠洵一时之杰也眷弟徐德元撰树兰兄赞,翁为遴山公次子以骑射入右庠淡扵财利不甚营求处兄弟间雍雍和睦家居训子不与外事泉石徜徉翛龙自乐盖真有尘外之趣云。”
“ 树荣兄赞,兄名树荣一名殿榜号桂园遴山公季子也才识明敏达于事机而待人接物蔼然和气以家务辍学乃援例贡成均少随父兄货殖所接皆闽浙巨商客航旋舶辏集江千咸乐主其家盖信义所孚有素也善居积尤明大义凡有善举解囊资助无吝色人以是多称之道光戊申己酉间粤艘犯其地桂圆与伯史芝仲兄兰纠集乡兵悉拒守冒矢石与决战贼卒不敢攻而云凛凛乎有古侠士风焉性好文墨命二子奋志诗书皆彬彬风雅充闾之庆可以预卜斯又其平曰善扵燕诒不独义勇之可称也眷愚弟林大椿拜撰。”
回顾历史往事,张瑞谷三兄弟对寨楼张氏家族的发展,对当时社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资料提供者:张强)
关键词:
编辑:黄勉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