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人文洞头   ->   人文纪实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镜头下的她
2020年12月21日 16:39:10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

  

万爱珍老师在课堂上

       文/汪梦玲

  “咔嚓咔嚓”一张张照片瞬间定格:一位花季少女洋溢着青春般活力笑望着一群群可爱的孩子;一对大眼忽闪忽闪,满眼是笑凝望着她;一张很小很小的讲台映衬着手拿粉笔自信、从容的背影,这些镜头都悉数写着万爱珍老师为海岛教育事业奉献的故事。

  镜头一哇!真漂亮

  一双秋水般的眼眸顾盼生辉,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甩着高高扎起的马尾辫迈进教室,镜头定格在22年前的万爱珍老师身上。“哇,真漂亮!”学生的惊呼也似乎表示着她被学生喜欢。刚毕业的她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乘风破浪地来到被分配的孤岛——洞头鹿西。作为刚满十九岁的花季少女,忽然来到这个交通闭塞、条件艰苦的海岛生活工作,心理的落差不言而喻。然而,慢慢地,孩子们质朴、纯真的笑容感染了她,他们渴望知识的迫切眼神打动着她,老教师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更坚定了她坚守着这一方沃土的心。她爱洒桃李,情系学生,坚持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关注、关心、关爱着每一位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她坚定的信念,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丝微笑都是她爱的诠释,她用自己的真诚践行最初的教师梦。

  镜头二谢谢您,我亲爱的班主任

  小赵,谁曾想这是一位倔强的“特殊”学生,不合群、喜欢打架;上课和同桌交头接耳、扰乱课堂秩序;特别喜欢玩躲猫猫,让她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他斗智斗勇——他藏她找。然而在万老师看来,这只是一位缺爱的留守儿童希望引起他人关注的一种表现。她始终将爱倾入其中,采用柔而化之的教育,柔性并不是柔弱无用的,而是将“柔”的作用发挥极致,起到春风化雨的效果,可谓“柔情万种”。

  为了小赵能融入集体,万爱珍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有一天课间时,看到他羡慕地看着同学们在进行游戏,万老师悄悄地拉起他的手一起加入游戏圈中,看着他羞涩中透露的兴奋神情,她知道她已经成功了一半,小赵同学很快就融入游戏中。万老师把握住机会,尝试打开他的心扉,做一位忠实的“听众”,并告诉他和同学交朋友的小窍门,他仿佛也慢慢接受,他们也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动。“敌对”渐渐变成“朋友”,他也决定不再玩躲猫猫了,愿意努力学习……除此之外,万爱珍老师还格外关注他,让他重建信心,有机会就表扬他,选他作为老师的小帮手,慢慢地,他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了提升,笑容和自信越变越多……期末时,小赵拿着用积分和他的礼物,甜甜地说:“谢谢您,我亲爱的班主任!”

  园丁的胸怀一直支撑着万老师的教学信念,在她爱的感召下,1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愈发游刃有余,渐渐地让更多的“丑小鸭”变身“金凤凰”,“野马”驯为“佳骏”,“顽石”化为“金玉”,她以小草精神默默浇灌着这一棵棵大树,用实际行动展现着“爱的教育”。

  镜头三一支粉笔三尺讲台

  圆圆的脸蛋,一对可爱的小梨涡,扭着蹒跚的步伐走上讲台,歪着头说:“妈妈,我长大了也要当老师!”儿子天真的话语,或许受到她的熏陶。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脚步在飞快行走,她在这所海岛小学待了整整22年。在这座离岛慢城度过了她人生最重要的阶段,目送着一批批学生从鹿西扬帆起航,驶向更广阔的海洋,每名学生都是她的牵挂。

  在儿子的印象中母亲鲜有在家,更多的时间留给学校、留给其他的同学。“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似乎是对母亲最真的写照。母亲对同学付出的爱甚至超越了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不厌其烦地讲授知识,发自肺腑的教导却让儿子以母亲为豪。而在幼小的女儿眼中,粉笔仿佛是母亲最爱的礼物,她最喜欢看着母亲站在讲台上潇洒挥笔的模样,因为那时母亲仿佛是披着一身霞光的仙女。

  长达22年的园丁生涯也给万老师增添了另一重身份,作为共产党员的万爱珍也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践行着自己的使命,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和他们的相遇都是一段难得的缘分。润物细无声,引爱心之水浇灌,静待花期。

  镜头下的万老师是青春洋溢的、漂亮的老师;是默默奉献、机智的老师;是热爱学生、热爱讲台的老师。22年的坚守,把青春和爱都播散在了这挚爱的海岛上,播散进海岛学子的内心中。她始终在平凡的工作中奉献自己,每个孩子都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和辛勤园丁的呵护。

  此时此刻这三组镜头似乎凝聚成那熟悉而亲切的歌声:“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万爱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诠释“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

关键词:

编辑:翁蓓蕾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