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8月,根据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的电影《海霞》,经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在全国公映。这是第一部以洞头女民兵和洞头风情为题材的故事片。它在拍摄和送审中历尽坎坷,公映后引起轰动。
1972年,国务院文化组决定恢复故事片拍摄。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谢铁骊看了小女儿推荐的黎汝清小说《海岛女民兵》,觉得这是个拍片的好题材,很快将它改成了电影文学剧本,取名《海霞》,北京电影制片厂也立即将其列入拍摄计划。
谢铁骊随后组建了《海霞》摄制组,请刚从干校回厂的王好为作为副手,老搭档钱江负责摄影。1972年8月,谢铁骊带着钱江、王好为出京南下,头站抵达南京,与《海岛女民兵》的作者黎汝清交换改编《海霞》剧作的意见。然后转至洞头,和小说女主人公海霞的原型汪月霞交谈,考察了女民兵们的学习与工作。由于当时的洞头作为外景拍摄地不够理想,他们随后再一路向南,途经福建、广东,挑选外景拍摄场地。之后,谢铁骊又带着吴海燕、王苏娅(电影中阿洪嫂扮演者)等主要演员,来女子民兵连体验生活,与女民兵同吃同住同训练,长达3个月。
正当谢铁骊全力投入《海霞》拍摄时,一纸调令将谢铁骊调到了样板戏《海港》剧组担任导演,《海霞》的拍摄只得中断。1973年,凌子风接手该片的导演工作,在广东汕头南澳岛完成小半部样片,但是样片送审未通过,摄制组被勒令撤回北京。1974年,在周恩来、叶剑英等人支持下,该片重新被列入拍摄计划。谢铁骊带领剧组于1974年7月28日在福建漳浦开拍, 1975年1月完成影片的后期制作后,送文化部初审。直至4月份,文化部才同意摄制组在原基础上进行修改。为了能使审查尽快得到通过,摄制组筛选了多个修改方案,奋战一个多月,修改了100多个镜头。第二稿完成之后,摄制组于6月15日再次送审,依然没有通过。
在这期间,一位专门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播放电影的年轻人,得知北影厂刚出了一部新的影片《海霞》,就以“为手术后的周总理放片,调剂一下生活”的名义,通过文化部值班室到厂里借调还未通过的影片。周恩来看了《海霞》后大为欣赏,朱德、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闻知后,也相继调看了《海霞》,并对影片给予了高度评价。叶剑英看完后还将影片借给了总参谋部,在较大范围内放映,连放3场,观众好评如潮。邓颖超看后还将《海霞》推荐给中联部,准备用来招待各共产党国家的来宾。
摄制组曾顶着重重压力,给多位中央领导和国务院信访局写信,反驳文化部给《海霞》定下的违反“三突出”的罪状。到了7月25日,谢铁骊又与钱江联名给毛泽东写了一封2000多字的申诉信,反映了《海霞》在审查中受到的种种刁难,提出请求:“我们急切盼望您老人家在百忙中过问这件事,给予我们指示。”
4天之后,毛泽东在这封信上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第二天晚上,邓小平亲自主持,与在京的8位中央政治局委员一起,在人民大会堂放映室观看了《海霞》,一致肯定了这部片子。《海霞》终于获得了一张“准映证”。同年8月,历经坎坷的《海霞》在全国公映。
但是,斗争并没有结束。在不久后开展的“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海霞》问题成了“四人帮”攻击邓小平的炸弹。“四人帮”被粉碎,《海霞》才得以重见天日。201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二卷)第936页,回顾了这一段斗争历史。
尽管《海霞》在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特殊氛围下,还留有较为浓烈的说教成分,但是它越出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桎梏,在结构上采用“非戏剧化”和“散文化”的表现手法,把民族风格和电影表现手法相结合,展示出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描绘出人物的复杂情感和较为细致的内心世界。跟同时代僵化、模式化的作品相比,《海霞》电影令人感到新鲜、生动而富于情趣。这在当时的电影拍摄艺术上是一个很大突破。
来源:区档案馆(区史志研究室)
撰稿人:邱国鹰
关键词:
编辑:郭芬芬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