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人文洞头   ->   文学沙龙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母亲的自留地
2021年12月02日 14:24:52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

洞头的村庄

  文/叶春明

  我的家乡在东海的岛屿上(现已七桥连岛,直通温州城区),海岛可种植的庄稼土地都在山崖边、山坡上、山坳里,这里的耕地只能种植粗粮、蔬菜。孩时,家里耕地少,平整地可耕的更少。兄姐妹众多,父亲在部队供应站从事运输工作。可耕土地少又没有硬劳动力,这可愁坏了母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之前,海岛农村正式劳动力,粮票供应每月每人24斤,非正式劳动力粮票供应每月每人12斤、18斤。粮食供应不够,粗粮收成不好,只能是菜、糠来充。那个年月,海岛很多家庭都应对着缺粮的困境。

  渔村各家各户都有自留地,但居住处通往自留地能行走的路,只有泥路、石头小路,仅0.3—0.8米宽,蜿蜒崎岖,没有乡村公路。这里的土地只能耕作粗粮,如番薯、小麦、大麦、马铃薯、玉米等,以及种植蔬菜、瓜果之类。但玉米、小麦和大麦收成又不理想。它们是庄稼地里的主角,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指望它们来缓冲饥饿。

  记忆中,母亲一有空闲,总在垄崖山、水湾岙、东岗菜园、门前山的自留地上耕种忙碌。听母亲说,在“人民公社化”年代,母亲还去二公里外的篼笠屿小山坡上耕种番薯等庄稼。又要过海滩,早上去,晚上才能回来,因为要落潮去,潮涨了又不能回来,要等第二回落潮才能回家。有时要顶着烈日,身体不健时又会中暑,每季种植庄稼施肥都是母亲的忧愁事。母亲如此辛苦忙碌,都是为了解决全家的饥饿问题。只有种出更多的番薯、马铃薯、萝卜、空心菜、大豆等粗粮蔬菜,才能度过那些缺粮的日子。

  春风拂过海岛山岗,是播种的季节。除了自留地,母亲从不敢放松她的荒山地,她善对山地的每寸土地,每一处角落。在自留地边缘可开垦之处,她总是用尽力气,挖成一小陇一小陇。她常对村里人说,我家孩子多,又是长身体发育时期,粮食供应不足,孩子吃不饱,孩子父亲只有12元工资,没有钱购粮及鱼虾肉。她耕种各种各样粗粮和蔬菜,尽量让我们填饱整个四季。她用大豆或水波菜或马铃薯或番薯掺和煮饭,饭里的粗粮与蔬菜远远多于米。兄弟姐妹们明白这是母亲不得已的煮法。她经常跟我们说,这个年代能有粗粮吃,能活下来已经是幸运,很好了。也许是多年的煮法习惯,往后的日子,她煮排骨饭时,依然是米与排骨少,大豆、马铃薯、芋头很多,每次烧番薯粥,我们看到的全是番薯,米很少,全是粥饮。

  母亲的自留地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的粗粮和蔬菜。最初,母亲并不怎么会种庄稼,别人地里的菜都蹿出地面了,我们家的庄稼地还没有见影子。村里长辈老太太善意地告诉她种庄稼的技术,你盖的土太厚,压苗;不能过早施肥,也不能施肥过多、灌水太多,会烂根。就这样一次一次地反复摸索,她学会了种粗粮和蔬菜。番薯、马铃薯、玉米、大小麦;介菜、水波菜、空心菜、茄子、葱等一一俱全。

  四季轮回中,母亲为全家的吃喝而操劳,什么样的季节种什么样的蔬菜和粗粮,食材如何搭配并非是因为营养需要,而是食材补给的需要。母亲最怕漫长的冬季,除了冬藏的番薯干片、番薯丝、番薯粉以及菜干以外,自留地几近荒芜。她开始犯愁,年幼的我们并不知道海岛寒风刺骨的那些漫长冬季母亲是如何度过的。

  比起冬季,母亲更喜欢夏、秋季节,因为夏季日光充足,秋季秋高气爽,菜地有吃不完的蔬菜品种,还有番薯、马铃薯等大收成。海岛海涂滩上有丰富贝壳类海鲜,白天涨潮在山上干农活忙碌,落汐见海涂时,母亲又到涂滩里拣泥螺、挖牡蛎增加我们餐中品种。既有蔬菜又有海鲜,充实大家庭孩子们的营养。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母亲也参加乡办企业工作,母亲早上五点多钟就已到附近的菜园里干农活,种些蔬菜和番薯等粗粮品种,然后,又赶赴工厂上班。

  即使多年以后,她辛苦养育的孩子一个个走出渔村,都有了各自的生活,有了可以让她衣食无忧的能力,她依然耕种着她的自留地。我想那大概是她对岁月的一种记忆,一种习惯使然,一种内心无法抹去的对土地的情感眷恋。也常听母亲说,到山上种地,锻炼身体,空气好,人很舒畅。

  母亲的自留地不仅丰富了我们儿时的餐桌,也丰富了我们农(渔)耕年代的记忆,而且让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回望土地,回望农村,亲近大自然,珍惜生活,也懂得养生之道。

  许多年以后,我调到温州市区工作,母亲总是把自留地收成的番薯干、番薯丝、番薯粉以及新鲜瓜果蔬菜送到我家。虽然不值很多钱,但它天然生态,充满情意。它让我常常想到母亲那些菜园、山地;它更让我常常在某个瞬间体会到在物质匮乏、农耕不发达、商品不丰富漫长岁月中的母亲的艰辛和养儿育女不易;它更是一种母爱。

关键词:

编辑:方莹莹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