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  星期六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人文洞头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新兴小镇
2022年10月13日 14:50:40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

霓屿布袋岙新区。

  文/黄忠波

  东方刚刚鱼肚白,晨雾还在村子上空盘绕着,民房上的炊烟已袅袅冒出,街上传来了一阵阵叫卖声,人声鼎沸,夹杂着汽车喇叭声、雄鸡打鸣声、犬吠声,声声入耳。远处学校里正播放着晨曲,孩子们从四面八方涌向校园,小镇的一天开始了。

  霓屿布袋岙因其岙口小腹地大型如口袋,因而得名。村中居民大多为李姓和张姓,共有十八姓氏,村子占地约两万平方米,人口2200多人。现在的布袋岙是霓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霓屿街道政府所在地,它的发展日新月异,它的变化令人向往,它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之后海岛发展的缩影,与之前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原来的布袋岙村一条大水沟把村子分成两半,从事近海小作业和滩涂养殖维持生计,几间破旧的民房沿沟建在两旁,村民生活极其艰苦而贫困。村西到村东要过小桥,村边的滩头上鹅卵石混杂着砂砾是渔民修船下海的地方。洞头解放后,政府鼓励支持村民发展渔业,利用海滩进行养殖,布袋岙北面和南面有广阔的滩涂资源,口袋型的岙内海涂上养殖着蛏子和花蛤,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大量养殖紫菜,这里的居民大多从事渔业和养殖,渔船都停靠在布袋岙与西岙接壤的山坡下海岸边,这里距西岙修船厂近(该厂是六七十年代霓屿乡的唯一公办企业),那时布袋岙公建部门只有一所学校和一所粮站,然在霓屿北片还算是一个集人口较多,人气较旺的村庄。

  随着时间的变迁,村中的大水沟被填埋成了主街道,两旁盖满了民房,为了拓展用地,1990年开始一期围垦,1992年围成造地约近百亩,村里也开始实施联建房,在村庄规划布局上形成了十字街,这是霓屿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条十字街。就在那几年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布袋岙几个村民创办了霓屿至温州和到洞头的交通船。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深水客运码头,并建成和开通了布袋岙到码头的公路。

  布袋岙开始蜕变的时间节点是乡政府落户该村,1995年霓北乡政府从桐岙搬迁到布袋岙,尤其是霓屿2002年南北合并后,这里成了霓屿的中心,中小学、医院、银行,各站所单位纷纷落户,随之中巴中转站,农贸市场也相继建成,但这只是小变,真正改变布袋岙的是两瓯料场(即瓯江口和欧飞)落户霓屿。

  2010年霓屿被温州市确定为两瓯料场,洞头县成立了瓯飞办,与霓屿街道合署办公,料场首批涉及搬迁的是半步信和炮儿头,为了更好的安置迁移户,在2009年就启动安置房的建设,地点在一期围垦区内,共建十栋安置房有210套间。霓南四个行政村属料场二期范围,于是在2007年就启动了二期围垦,至2010年完成,造地634亩。在2012年开始建设第二批安置房,共50栋电梯房(11至13层不等),有1776套,于2017年验收交付。为了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使新区生活功能更齐全,从2015年开始先后建成“霓屿义校”“农贸市场”“中心医院”“中心幼儿园”“供水泵站”“霓新隧道”等。至此霓屿小镇规模已初步形成。

  作为新兴小镇,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环境的整治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中亮化工程使布袋岙变得更美:整条街道霓虹闪烁,彩灯高悬,当你走入村口时映入你眼帘的是树上、道路旁、山坡上、还有一些小品的轮廓在彩灯的映照下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绿化工程使小镇变得更洁净:街道两旁绿树成行,各种花卉竞相开放,五颜六色,色彩斑斓,花香四溢,沁人心脾。便民工程更是相得益彰:文化礼堂、村民活动中心宽敞大气,大贡岭公园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从山下沿大理石台阶登上大贡岭约两百米,路旁树林蔽日,植被稠密,葱郁的山林吸引了不少的鸟雀,它们在林中穿梭躲藏,鸣叫嬉闹。林间的野花色彩纷呈,眼不暇接,一路观赏一路登山直到山顶也不觉得累。

  山上一条一千多米长的栈道盘绕在山坡,站在那里可窥视整个霓北片,七七省道沿线的桐岙村、石子岙村就在脚下,向远处眺望东边是隔一海峡的洞头,望海楼清晰可见,白迭山上的发电风叶近在眼前,朝北看去霓屿山尖的观景平台上熙攘的人群旺势不减,眼光投向西边南山下36—1天然气终端厂房林立的钢塔,银白色的气罐呈亮发光。

  如今洞头白迭至霓屿同兴的洞头特大桥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省道211线将从霓屿新区而过,规划中投资亿元的环城公园正在招标,温州康养服务中心已竣工交付,南片搬迁户逐渐迁入,随着人口的聚集,一座繁华的小镇正在兴起。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上还是那么的热闹繁华,刚从海上捕捞上来的海鲜在沿街叫卖,超市里、餐馆里的人群已是熙熙攘攘,在街道廊亭里一群老人正在津津有味地倾听“温州鼓词”,在小区的广场上妇女们正合着节拍、迈着轻松的舞步在跳广场舞,岛上新兴小镇的人们正在演绎着无比幸福与和谐的生活。

关键词:

编辑:陈莉莉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