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洞头网   ->   洞头新闻   ->   社会万象 -->正文
洞头网视
洞头图文
阅读排行
文化特派员郑敬玉: 以艺术为“媒” 赋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
2024年08月06日 16:30:01来源:洞头新闻网
核心提示:乡村文旅融合迎来新活力,离不开文化特派员的助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屏街道东岙顶村,来看看文化特派员郑敬玉是如何发挥艺术专长,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郑敬玉(左)

  洞头网讯(记者 郑鑫 洪建栋)乡村文旅融合迎来新活力,离不开文化特派员的助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屏街道东岙顶村,来看看文化特派员郑敬玉是如何发挥艺术专长,赋能美丽乡村建设。

  在东屏街道东岙顶村的一间石头古厝内,郑敬玉正和他的团队交流该村未来文旅融合发展规划。

  据介绍,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系副教授郑敬玉,作为温州市首批文化特派员,他被派驻到东岙顶村挂职。

  自此后,郑敬玉带领团队多次走村入户与村民交流,深入探访这个依山傍海的渔村,旨在通过艺术的视角来提升东岙顶村的文化品位,也着力为当地民宿业注入新的活力。他鼓励民宿业主结合石厝老屋的特色,设计出既保留历史风貌又符合现代审美的居住空间,来吸引更多的艺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共同见证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我们这里的石厝目前来讲都是散落在村里,基本上都是以四合院为主的,这也是它的一个特色。所以我就想结合我们学院的专业特点,将摄影展、画展或艺术展放里面进行展示,让游客来这里体验我们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够通过照片的形式看到以前的生活、工作场景,这是我想要思考的一个地方。”文化特派员郑敬玉说。

  结合专业知识,郑敬玉在多次调研走访的基础上,也表达了对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自我见解。

  “们东岙顶村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就是‘五古’:古宅、古井、古巷、古树还有古的民兵连。所以基于这几个特点,我提出想要做‘厝边村宴’,它是将民俗文化和当地的岛屿生活场景融在一起的一个文旅项目,我之前体验过感觉特别有意思。”文化特派员郑敬玉说。

  郑敬玉建议,东岙顶村的出圈出彩,应以该村的民俗项目“厝边村宴”作为切入点,将味蕾盛宴与文化艺术交融,提升东岙顶村的旅游品质。通过整合民俗文化、民宿资源、自然景观以及农特产品等旅游资源,打造出一个既接地气又有人气的品牌文旅融合典范项目。

  “我想把它打造成一个品牌,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形式,打造出‘两天一夜游’,真正把游客留下来。这样的话,它的经济效益才能产生,真正地做到将文化赋能产业。”文化特派员郑敬玉说。

  “文化特派员过来后,做事情比较认真,他的整个团队都是比较强的,是温州大学的专家教授。希望他们发挥强项,首先通过摄影形式把我们东岙顶村传播出去,第二个像‘厝边村宴’,还有旧宅改造等等,把我们的乡村IP整体包装做出来,这是我们对他的期望。”东岙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昆炬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浙江省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面向社会各界选拔有高水平文化素养及文化专业特长的个人,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到基层开展宣传思想文化指导工作。在我区,与郑敬玉一样的省市区级文化特派员还有15名,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他们将扎根基层,以“一个人,带动一个团,助力一个村”的方式,聚焦文化赋能,促进精神共富,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

编辑:施晶晶

洞头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