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网讯(记者 郑鑫 陈经宝)在洞头,有这样一位“海岛艺术家”,长期从事美术家协会组织、群文美术与渔民画团队辅导培训等工作,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渔民画创作骨干,作品在全国、省市级等各类专业性比赛中屡获佳绩。他,就是洞头区文化特派员、区文化馆美术干部、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黄昭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斑斓世界”,来看看这位文化特派员是如何发挥自身专长为乡村振兴贡献一己之力。
在东屏街道半屏社区的公路旁,坐落着一座风格简约的建筑,这里便是该社区正在孵化培育的文化项目基地——中国渔民画之乡艺术中心。今年8月,黄昭勇以文化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这里,经过前期调研和摸底,他很快发现了当地的文化发展潜能。
“东屏街道原来是一片空白,所以这次派到这边来是想把东屏这一片区的渔民画团队建设起来,把人员培养起来。半屏社区是洞头比较典型的一个渔区,非常适合渔民画,本地的很多美术爱好者,他们对这个渔村的生活、民风民俗都是非常了解,这正是渔民画所要表现的特点。”区级文化特派员黄昭勇说。
黄昭勇告诉记者,洞头渔民画是温州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反映了渔民对于当下美好生活的喜悦与向往。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如今的洞头渔民画在全国农民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基地游览欣赏。
“洞头有很多有特色的非遗产品,渔民画是其中一个代表。画的这个形式也有很多种,有些在蟹壳上画,有些在纸上画。这几年渔民画特别是设立了渔民画艺术中心后,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弘扬。”游客庄明堂说。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中国渔民画之乡,首先看到这个展馆外面的设计还是挺新颖的,然后到了里面一看有很多这种展览。渔民的生活通过这种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我觉得特别好。”游客张崇珍说。
科班出身的黄昭勇,历经多年艺术实践,其作品不仅体现了扎实的功底,更是深深蕴含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接下来为期2年的派驻时间里,黄昭勇将以艺术为媒介“点亮”渔村之美,培育出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让渔民画在这一片淳朴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发展,在传播发扬海岛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人员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后跟文化产业如何结合,这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渔民画跟文创产业如果能结合起来,就可以带动这个片区的就业或者让渔民的收入得到提升。”区级文化特派员黄昭勇说。
“渔民画之乡艺术基地,渔民画的作者是关键,我们也正好想借助文化特派员黄老师这样的师资力量培训出一批渔民画的作者。接下来通过渔民画艺术基地的开展、运营,出一些作品,增加旅游的文化业态。”半屏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林素娟说。
关键词:
编辑:施晶晶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洞头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洞头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洞头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577-63430005